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
青泥亭子石阑干,高冢累累照水寒。 泉下朝云何处所,偈中如露未曾乾。 蝇能远道因随骥,草有馀香不让兰。 试问钱塘苏小墓,清明寒食几人看。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泥亭子:指西湖边上的青泥亭,亭子四周有石制的栏杆。
  • 高冢累累:指高大的坟墓,累累形容坟墓众多。
  • 照水寒:形容水面反射出寒冷的光。
  • 泉下朝云:指泉水下方的云雾,朝云可能暗指早晨的云雾。
  • 偈中如露:偈,指佛教中的偈语,如露比喻偈语中的真理短暂而珍贵。
  • 未曾乾:乾,古同“干”,指未曾干涸,意指真理永恒不变。
  • 蝇能远道因随骥:比喻弱小者因跟随强者而能走得更远。
  • 草有馀香不让兰:馀香,指草的香气,不让兰,意指草的香气不亚于兰花。
  • 钱塘苏小墓:指杭州西湖边的苏小小墓,苏小小是南朝梁时期的著名歌女。
  • 清明寒食:清明和寒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时节人们会扫墓祭祖。

翻译

青泥亭四周的石栏杆旁,高大的坟墓映照着寒冷的水面。 泉水下方的云雾飘渺不定,佛教偈语中的真理如同露水,永恒不变。 弱小的蝇虫因跟随骏马而能行远路,普通的草也有不输兰花的馀香。 试问钱塘江边的苏小小墓,清明寒食时节,有多少人会去祭拜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西湖边的景色和墓地,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蝇能远道因随骥”和“草有馀香不让兰”,展现了弱小者因依附强者而得以生存,以及平凡之物也能有不凡之处的哲理。结尾的“试问钱塘苏小墓,清明寒食几人看”则透露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