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尚之之琼州读书其兄肇之官舍

弟兄琴砚久相依,复向官斋共掩扉。 春草池塘他夕梦,北风鸿雁一行飞。 香株有胆堪充佩,椰子无心足慰饥。 莫谓海天南尽处,海公人物古来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琴砚:指琴和砚台,常用来象征文人的生活和学习。
  • 掩扉:关闭门扉,指共同生活或学习。
  • 春草池塘:春天的草和池塘,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也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远行的人。
  • 一行飞:指大雁排成一行飞行,象征着远行或离别。
  • 香株:指香木的枝条,可能指某种香料植物。
  • 充佩:佩戴在身上,这里指佩戴香株作为装饰。
  • 椰子:热带水果,这里可能指椰子的果实或椰子树。
  • 无心:没有心事,无忧无虑。
  • 慰饥:解除饥饿,这里指椰子可以作为食物。
  • 海天南尽处:指南海的最南端,即琼州(今海南岛)。
  • 海公:可能指海瑞,明朝著名的清官,曾在海南任职。
  • 人物:指有才能或有名望的人。

翻译

兄弟俩长久以来以琴砚相伴,现在又一同在官舍闭门学习。 春天的草和池塘成了他们夜晚的梦境,北风中大雁排成一行飞翔,象征着离别。 香木的枝条可以佩戴在身上作为装饰,椰子则可以解除饥饿,让人无忧无虑。 不要说南海的最南端是文化的荒地,海瑞这样的清官和杰出人物自古以来就很少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俩在官舍共同学习的情景,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大雁的飞翔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中提到的香株和椰子,不仅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诗强调了海南虽然地处偏远,但历史上也有像海瑞这样的杰出人物,表达了对海南文化的肯定和尊重。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