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丽侯司教化州

绛帐新移溟海头,之官尤喜及清秋。 仙山家近传仙李,化雨飞时又化州。 出箧篇章珠径寸,趋庭诗礼雪盈头。 知君四世承欢在,不羡京华作宦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帐:红色的帐幕,古代高官显贵所用,这里指李丽侯的教席。
  • 溟海:指大海,这里比喻偏远之地。
  • 之官:赴任。
  • 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或教化。
  • 化州:地名,今广东省化州市。
  • 出箧:打开箱子,指取出书籍或文稿。
  • 篇章:文章,文学作品。
  • 趋庭:指在父亲面前接受教诲。
  • 诗礼:诗书礼乐,泛指文化教育。
  • 四世承欢:指连续四代人都得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
  • 京华:京城,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 宦游:指做官或游历。

翻译

红色的教席新近移至大海之滨,赴任之时尤其欣喜正值清爽的秋天。 仙山附近传说是仙人所居,教化之雨飘洒时又到了化州。 从箱中取出的文章如同径寸的珍珠,在父亲面前学习诗书礼乐,白发如雪盈头。 知道你家四代人都享受着家庭的欢乐,不羡慕在繁华的京城做官游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李丽侯赴任化州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诗中“绛帐新移溟海头”一句,既点明了李丽侯的新职,又暗示了他的远行和教化使命。后文通过“化雨飞时又化州”等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教化之功。结尾“知君四世承欢在,不羡京华作宦游”则表达了对李丽侯家族幸福和其淡泊名利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教育者的敬意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