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用喈折并蒂兰一枝见贻予既拓落于时兼有悼亡之戚空斋嘿对触兴为诗

九畹多劳植异根,一枝真称野人轩。 似伤萎去将随草,却笑生来即碍门。 茎紫或曾充楚佩,心同端不负兰言。 只愁晤对香光下,双影偏销独夜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用喈:人名,诗中的赠送者。
  • 折并蒂兰:一种植物,两朵花共用一个花蒂。
  • 见贻:赠送。
  • 拓落:失意,不得志。
  • 悼亡:哀悼已故的妻子。
  • 空斋:空荡荡的书房。
  • 嘿对:默默相对。
  • 九畹:古代计量单位,一畹等于十二亩,这里指大片的兰花。
  • 野人轩:指简朴的居所。
  • 萎去:枯萎。
  • 碍门:挡住门口。
  • 楚佩:楚国的玉佩,这里比喻兰花的高洁。
  • 兰言:美好的言辞,这里指诗人的承诺或誓言。
  • 晤对:面对面。
  • 香光:指兰花的香气和光彩。
  • 双影:指并蒂兰的影子。
  • 独夜魂:孤独的夜晚的灵魂。

翻译

湛用喈赠送了我一枝并蒂兰,我在这失意的时刻,又加上对亡妻的哀悼,空荡的书房中默默相对,触发了我的诗兴。

这九畹之地辛劳种植的异根,一枝兰花真称得上是野人的居所。 它似乎在哀伤自己即将枯萎,却笑生命中生来就挡住了门口。 它的茎紫色或许曾被用作楚国的玉佩,它的忠诚之心绝不会辜负美好的誓言。 我只担心在兰花的香气和光彩下,面对它的双影,偏偏消散了我孤独夜晚的灵魂。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并蒂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失意的感慨。诗中,“九畹多劳植异根”描绘了兰花的珍贵与不易,而“似伤萎去将随草”则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后句“茎紫或曾充楚佩”以楚佩喻兰花的高洁,而“心同端不负兰言”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誓言的坚守。结尾的“双影偏销独夜魂”巧妙地将兰花的影子与诗人的孤独夜晚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意境的凄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