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潘子登
天之为文星与月,人之为文笔与舌。
自从星月一晦冥,文章正脉几于绝。
挑灯昨夜读君书,字字行间皆有血。
君父之辱义正同,有口莫向他人说。
精卫填海海未乾,愚公移山山可裂。
山崩海竭必有时,此心不与天壤灭。
蘸笔须到星宿源,磨锋必用昆吾铁。
但能闭户造坚车,今古修途同一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冥:昏暗,指星月不明。
- 正脉:正统,这里指文学的正宗传统。
- 精卫填海:古代神话,精卫鸟衔石填海,比喻意志坚定,不屈不挠。
-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愚公决心移山,比喻有毅力,不怕困难。
- 天壤:天地,指自然界。
- 昆吾铁:古代传说中的名剑,这里比喻锋利。
- 坚车:坚固的车,比喻扎实的学问基础。
翻译
天上的文采是星与月,人间的文采是笔与舌。自从星月不明,文学的正宗传统几乎断绝。昨夜我挑灯读你的书,字字行间都充满了热血。你我对于君父的忠诚意义相同,有话不要向他人诉说。精卫填海,海还未干;愚公移山,山可裂开。山崩海枯终有时,我们的心志与天地同在,永不灭亡。蘸笔要到星宿的源头,磨剑必要用昆吾的铁。只要能闭门造车,造出坚固的车,古今的学问之路都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天上的星月与人间的笔舌,表达了对于文学传统的忧虑与对坚定信念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典故,强调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诗人提出要闭门造车,造出坚固的车,意味着要扎实地学习,与古今的学问之路相通,体现了对学问追求的坚定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文学与学问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