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鉴思归扬州

南海风潮极大观,广陵涛气正须看。 暂辞虎帐论兵地,归里羊裘旧钓竿。 殷浩清言牙慧利,孔璋飞檄箭锋寒。 何时重睹东京笔,白豕文章列史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海:指中国南部的海域。
  • 大观:壮丽的景象。
  • 广陵:扬州的古称。
  • 虎帐:军帐,指军事指挥的地方。
  • 羊裘:羊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渔夫的装束。
  • 殷浩: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清谈著称。
  • 清言:清谈,指文人的高谈阔论。
  • 牙慧:指机智敏捷的言辞。
  • 孔璋: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擅长写檄文。
  • 飞檄:迅速传递的檄文,这里指檄文的文笔犀利。
  • 箭锋寒:比喻文笔尖锐,有如寒箭。
  • 东京:指东汉的都城洛阳,这里代指东汉的文学。
  • 白豕:白色的猪,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学风格或作品。
  • 史官:负责编纂历史的官员。

翻译

南海的风潮展现出壮丽的景象,而扬州的潮气更是值得一看。 暂时告别了军事指挥的地方,回到了故乡,带着旧时的渔夫装束和钓竿。 殷浩的清谈中机智敏捷,孔璋的檄文文笔犀利如寒箭。 何时能再次见到东汉时期的文学笔触,那些独特的文章被史官记录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军事生活回归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扬州的怀念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通过对南海和广陵潮气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后两句通过对殷浩和孔璋的提及,赞美了他们的文学才华,并表达了对东汉文学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