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海:指中国南部的海域。
- 大观:壮丽的景象。
- 广陵:扬州的古称。
- 虎帐:军帐,指军事指挥的地方。
- 羊裘:羊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渔夫的装束。
- 殷浩: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清谈著称。
- 清言:清谈,指文人的高谈阔论。
- 牙慧:指机智敏捷的言辞。
- 孔璋: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擅长写檄文。
- 飞檄:迅速传递的檄文,这里指檄文的文笔犀利。
- 箭锋寒:比喻文笔尖锐,有如寒箭。
- 东京:指东汉的都城洛阳,这里代指东汉的文学。
- 白豕:白色的猪,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学风格或作品。
- 史官:负责编纂历史的官员。
翻译
南海的风潮展现出壮丽的景象,而扬州的潮气更是值得一看。 暂时告别了军事指挥的地方,回到了故乡,带着旧时的渔夫装束和钓竿。 殷浩的清谈中机智敏捷,孔璋的檄文文笔犀利如寒箭。 何时能再次见到东汉时期的文学笔触,那些独特的文章被史官记录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军事生活回归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扬州的怀念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通过对南海和广陵潮气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后两句通过对殷浩和孔璋的提及,赞美了他们的文学才华,并表达了对东汉文学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水岩双砚歌柬药亭 》 —— [ 明 ] 陈恭尹
- 《 励儿北上口占示之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东湖曲十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题画鹰 》 —— [ 明 ] 陈恭尹
- 《 送连双河之增城赴冉侯平川罗浮之约兼怀张菊水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得王立安讣音哭之三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刘仰山招同吴玉涛梁药亭家宕侯雨中泛舟半塘迟沈虹石不至同用八庚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夜起西山草堂口占别吴又札梁颙若梁亮圃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