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别余生生

升高望千里,我心伤如何。 何况千里外,送子归岩阿。 岩穴匪君乡,甲第在京华。 莽莽戎马时,伏处亦已多。 霖雨不泽物,积之犹为波。 至人不为龙,无乃将为蛇。 及时念先人,匪独为君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阿(yán ā):山岩的曲折处。
  • :不是。
  • 甲第:指高大的宅第。
  • 京华:京城,这里指繁华之地。
  • 莽莽:形容草木茂盛,这里比喻战乱频繁。
  • 伏处:隐居。
  • 霖雨:连绵不断的小雨。
  • 泽物:滋润万物。
  • 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为龙:比喻有作为。
  • 为蛇:比喻无所作为。

翻译

登上高处,远望千里,我的心情是多么悲伤。 更何况是千里之外,送你回到那山岩的曲折处。 那山洞并非你的家乡,你的高宅大院在繁华的京城。 在这战乱频繁的时期,隐居的人已经很多。 连绵的小雨不能滋润万物,积聚起来也只是波澜。 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会无所作为,或许他们将成为有作为的人。 在适当的时候怀念先人,不仅仅是为了你而歌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升高望千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而“岩穴匪君乡,甲第在京华”则揭示了友人离乡背井的无奈。后句通过对“霖雨”和“至人”的比喻,抒发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有志之士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时世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