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言怀

寂寞于陵独灌园,秦人鸡犬共桃源。 乌皮几在客谁对,龙眼花繁蜂自喧。 潋滟春波平草阁,槎枒老树夹柴门。 河清可俟还愁暮,试上高台礼日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陵:古地名,在今山东省邹平县境内。
  • 秦人鸡犬:比喻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安逸。
  • 乌皮几:用乌木制成的矮桌。
  • 龙眼花:龙眼树开的花。
  •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
  • 槎枒(chá yā):树枝交错杂乱的样子。
  • 河清可俟:比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日暾(rì tūn):初升的太阳。

翻译

在春日的思绪中,我独自在寂寞的于陵灌溉园地,仿佛置身于秦人鸡犬共处的桃源仙境。乌木矮桌上空无一人,只有龙眼花盛开,蜜蜂在花间喧闹。春波潋滟,平静地映照着草阁,老树枝桠交错,夹着简陋的柴门。我期待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但仍忧心时光流逝,于是我登上高台,向着初升的太阳行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一位隐士的孤独生活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寂寞于陵独灌园”一句,既表达了隐士的孤独,又暗含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秦人鸡犬共桃源”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