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三首

少师生民杰,善谏何雍雍。 马地飞雄笔,龙墀泣剑锋。 独当天下难,乞老海头峰。 百八年来事,良时不可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师:古代官名,指太子少师,负责教导太子。
  • 生民杰:指杰出的人物,这里特指少师。
  • 善谏:善于进谏,指能够提出有益的建议。
  • 雍雍:和谐、和睦的样子。
  • 马地:指战场。
  • 飞雄笔:形容文笔雄健,如同飞翔的雄鹰。
  • 龙墀:指皇宫的台阶,象征朝廷。
  • 泣剑锋:形容剑锋上的血迹,暗示战争的残酷。
  • 独当:独自承担。
  • 乞老:请求退休。
  • 海头峰:海边的高峰,这里可能指少师请求退休后隐居的地方。
  • 百八年来事:指过去180年的历史事件。
  • 良时:好的时机。
  • 不可逢:难以遇到。

翻译

少师是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于提出有益的建议,态度和谐。在战场上,他的文笔如同飞翔的雄鹰,而在朝廷中,他的剑锋却沾满了血迹,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他独自承担了天下的艰难,最终请求退休,隐居在海边的山峰上。回顾过去180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好的时机是如此难以遇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少师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华、责任感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飞雄笔”与“泣剑锋”形成鲜明对比,既赞美了少师的文才,又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