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十首

以管窥能几,深疑甘石经。 日中开叠晕,天午见孤星。 赤地兼秦晋,流人尽梗萍。 海隅今得雨,稽首谢高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管窥:比喻见识狭小。
  • 甘石经:古代天文学著作,指甘德和石申的天文著作。
  • 叠晕:指太阳周围的光晕。
  • 天午:正午。
  • 孤星:孤单的星星。
  • 赤地:指因战乱或灾害而荒芜的土地。
  • 秦晋:指中国古代的秦国和晋国,这里泛指中国北方地区。
  • 梗萍: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 海隅:海边。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度尊敬。
  • 高冥:高远的天空,这里指天意或神明。

翻译

见识狭小,我深感怀疑甘德和石申的天文经典。 正午时分,太阳周围出现了层层光晕, 而在天空正午,却能看见孤单的星星。 北方的土地因战乱而荒芜, 流离失所的人们如同漂泊无定的浮萍。 如今海边终于迎来了雨水, 我虔诚地跪拜,感谢那高远的天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诗中“日中开叠晕,天午见孤星”描绘了异常的天象,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后句“赤地兼秦晋,流人尽梗萍”直接表达了对战乱造成的荒芜和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同情。结尾的“海隅今得雨,稽首谢高冥”则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天意的感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