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谏议大夫王褒墓

· 郭棐
古路繁花映翠岑,藓封霜色助萧森。 孤坟寂历青山曲,一径苍茫紫气深。 金马碧鸡何处所,蜉蝣蟋蟀自秋阴。 临风慷慨弹双剑,忆尔当年作颂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谏议大夫:汉朝的官职,负责向皇帝进谏。
  • 王褒: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 郭棐:明代诗人。
  • 翠岑:青翠的山峰。
  • 藓封:苔藓覆盖。
  • 霜色:指秋天的霜气,给人以寒冷、萧瑟的感觉。
  • 萧森:形容景色凄凉、冷清。
  • 寂历:寂静无声。
  • 苍茫:形容景色辽阔无边。
  • 紫气:古代传说中象征吉祥的紫色云气。
  • 金马碧鸡: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和神鸡,象征着吉祥和富贵。
  • 蜉蝣: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
  • 蟋蟀:秋天的昆虫,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临风:迎风。
  • 双剑:可能指古代的剑舞,也可能是比喻诗人的文武双全。
  • 作颂:创作赞美的诗文。

翻译

古道旁繁花似锦,映衬着青翠的山峰,苔藓覆盖着霜色,增添了秋日的萧瑟。 孤寂的坟墓静静地坐落在青山的曲折处,一条小径通向远方,紫气深沉,苍茫无际。 传说中的金马碧鸡不知去向何方,只有蜉蝣和蟋蟀在秋日的阴凉中自顾自地鸣叫。 迎风而立,我慷慨地弹奏双剑,回忆起你当年创作赞美诗文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墓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古路繁花映翠岑”等句,以景入情,展现了秋日的凄美与寂寥。后句中的“金马碧鸡何处所”与“蜉蝣蟋蟀自秋阴”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也反映了现实的苍凉。结尾的“临风慷慨弹双剑”则是诗人对王褒文才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郭棐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