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孟郁归自京师过访夜坐

十年京国梦,今夕话长安。 霸气燕台古,悲歌易水寒。 貂裘还更敝,龙剑合非难。 莫陨忧时泪,群贤未挂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师: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长安:古代都城,此处借指北京。
  • 霸气:指古代燕国的雄壮气概。
  • 燕台:燕国的台阁,象征燕国的历史遗迹。
  • 悲歌:指古代悲壮的歌曲,如《易水歌》。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古代燕国之地。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古代贵族的服饰。
  • :破旧。
  • 龙剑:传说中能化龙的宝剑,象征英雄的武器。
  • 挂冠:辞官归隐。

翻译

十年间,我在京城的梦境中徘徊,今夜与你共话长安的往事。 燕台的霸气依旧古老,悲歌中易水的寒意依旧刺骨。 貂裘虽破旧,但龙剑的相合并非难事。 不要让忧时的泪水落下,群贤尚未辞官归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京城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十年京国梦”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深刻记忆,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变迁。后文通过对“燕台”、“易水”等历史符号的描绘,进一步以古喻今,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末句“群贤未挂冠”则直接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贤才未能发挥作用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区怀瑞

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