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洞

泛泛双流水,仙源此路真。 斗牛逢汉使,鸡犬识秦人。 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 下都吾自得,何用怅迷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泛泛:形容船只在水上轻轻漂浮的样子。
  • 斗牛:指天上的斗宿和牛宿,这里比喻天上的星辰。
  • 汉使:汉朝的使者,这里可能指传说中的仙人或神话人物。
  • 鸡犬识秦人:出自《桃花源记》,指桃花源中的居民与外界隔绝,连鸡犬都认识秦朝的人,表示时间的久远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 石照潭中月:石头反射出潭中的月光,形容景色幽美。
  • 花明谷口春:谷口的花朵在春天显得格外明亮,形容春天的美丽。
  • 下都:指都城之下,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迷津:迷失方向的渡口,比喻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翻译

船只在双流水中轻轻漂浮,仙境的源头在这条路上显得格外真实。天上的星辰仿佛遇到了汉朝的使者,而鸡犬也认识秦朝的人,这景象让人想起古老的传说。石头反射出潭中的月光,谷口的花朵在春天显得格外明亮,美不胜收。我所在的地方虽然不及都城繁华,但我自得其乐,又何必为迷失方向而感到惆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仙境景象,通过“泛泛双流水”、“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斗牛逢汉使,鸡犬识秦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色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对人生迷茫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区怀瑞

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