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坐客咏席上所见效小庾体十一首咏砚

铜荷叶下盖,金芝茎上盘。 枝发九龙燄,花高四座看。 明心投分易,承泪觉离难。 还持不自照,侍君罗帐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àn):同“焰”,火焰。
  • 投分 (tóu fèn):结交,指结成朋友。
  • 承泪 (chéng lèi):承接泪水,形容悲伤。
  • 罗帐 (luó zhàng):用轻软的丝织品制成的帷帐。

翻译

砚台下覆盖着铜制的荷叶,金色的灵芝在其茎上盘绕。 砚台的枝条仿佛发出了九龙的火焰,其上的花朵高高地供四座观赏。 在明亮的砚台前,结交朋友变得容易,但承接泪水时,却感到离别难以承受。 我仍然持有这砚台,却不自照,只愿侍奉在君王的罗帐中,共享欢乐。

赏析

这首作品以砚台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砚台的华美与使用时的情感体验。诗中“铜荷叶”、“金芝茎”等描绘了砚台的精致外观,而“九龙燄”、“四座看”则赋予了砚台以生命力和观赏价值。后两句则巧妙地将砚台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在砚台前结交朋友的喜悦,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砚台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