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到南池旋即登舟同咨伯检讨

南池好风景,行侣赏心违。 地静日光薄,亭深花气微。 鱼知寻藻乐,燕喜傍人飞。 不见昔游辈,高吟倚棹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咨伯: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检讨:古代官职名,负责校勘书籍,订正讹误。
  • 南池: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风景优美的池塘或湖泊。
  • 行侣:同行的人,旅伴。
  • 赏心:心情愉悦,欣赏美景。
  • :错过,未能如愿。
  • 亭深:亭子深处。
  • 鱼知寻藻乐:鱼儿知道寻找水草的乐趣。
  • 燕喜傍人飞:燕子喜欢在人旁边飞翔。
  • 昔游辈:过去一起游玩的同伴。
  • 高吟:高声吟咏。
  • 倚棹:靠着船桨,指在船上。

翻译

偶然来到南池,随即登上小舟,与咨伯检讨一同。 南池的风景非常美好,但同行的人却未能尽享赏心之乐。 这里宁静,日光柔和,亭子深处花香微微。 鱼儿知道寻找水草的乐趣,燕子喜欢在人旁飞翔。 看不到过去一起游玩的同伴,我独自高声吟咏,靠着船桨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南池游玩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过去同伴的怀念。诗中“地静日光薄,亭深花气微”等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池畔风光,而“不见昔游辈,高吟倚棹归”则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与回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大相的文学风采。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