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隰有桑,阪有漆,朝朝斤斧无虚日。 社西老树且千年,于人无益已则全。 美材岂合终弃置,用之贵得逢英贤。 昨者公家求大木,匠石顾之蒙见录。 已辞根柢落高云,却伴沙泥委空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í):低湿的地方。
  • (bǎn):山坡。
  • 斤斧:斧头。
  • 社西:指村西。
  • 美材:优质的木材。
  • 匠石:古代传说中的巧匠。
  • 根柢(dǐ):树根。
  • 高云:高耸入云。
  • 沙泥:指泥土。

翻译

低湿的地方有桑树,山坡上有漆树,每天都有斧头砍伐,没有一天是空闲的。 村西的老树已经活了千年,对人没有益处,但它自己却得以保全。 优质的木材怎能最终被弃置不用呢?使用它,关键是要遇到英明的贤人。 昨天,官府寻求大木,匠石看到它被选中。 它已经离开了根柢,高耸入云,却又伴随着沙泥,被遗弃在空谷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桑树、漆树被砍伐的情景,以及老树和优质木材的命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和对英明贤人的渴望。诗中,“美材岂合终弃置,用之贵得逢英贤”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人才使用的看法,强调了遇到英明贤人的重要性。而结尾的“已辞根柢落高云,却伴沙泥委空谷”则以寓言的方式,暗示了人才被高高举起后又被弃置的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才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