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新塘遇冉增城平川投赠以诗兼柬连双河张菊水

二年岭外遍仁声,况诵诗篇字字清。 拟近弦歌观雨化,恰逢车马省秋成。 山衣修剌衰容拙,野浦停舟晚浪惊。 有约罗浮惭后至,故人相嘱莫先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停船靠岸。
  • 新塘:地名。
  • 冉增城:人名,可能是当地官员或知名人士。
  • 平川:平坦的田野。
  • 投赠:赠送。
  • :书信。
  • 连双河张菊水: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仁声:指施行仁政的好名声。
  • 弦歌:指礼乐教化。
  • 雨化:比喻教化如雨,润物无声。
  • 省秋成:察看秋天的收成。
  • 山衣:指山中的隐士或僧侣的衣着。
  • 修剌:修饰,打扮。
  • 衰容:衰老的容颜。
  • 野浦:荒野中的水边。
  • 晚浪惊:傍晚时分的波浪令人惊异。
  • 有约:有约定。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是道教名山。
  • 惭后至:因迟到而感到惭愧。
  • 故人:老朋友。

翻译

在停船新塘时,遇到了冉增城平川,我赠送给他一首诗,并附信给连双河和张菊水。这两年在岭外传遍了仁政的好名声,更不用说你那字字清新的诗篇了。我本打算靠近礼乐教化之地观察如雨般的教化,恰好遇到你察看秋天的收成。我穿着山中的衣裳,打扮得有些拙朴,衰老的容颜显得笨拙,停船在荒野的水边,傍晚的波浪令人惊异。我们约定在罗浮山相见,我因迟到而感到惭愧,老朋友,请你不要先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相聚的情感。诗中,“二年岭外遍仁声”展现了友人仁政的影响力,而“况诵诗篇字字清”则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后文通过描述自己的装扮和停船的情景,传达了一种隐逸和期待的心情。结尾的“有约罗浮惭后至,故人相嘱莫先行”则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