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集丹柯阁听虫分赋得心字

方塘千尺在堂阴,一片春虫语渐深。 出蛰惊雷喧昨夜,洗兵疏雨过前林。 希微拟共寒更转,断续如知座客吟。 况是将军铃阁下,闻声倍切式蛙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出蛰(chū zhé):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 洗兵:指战争结束,士兵清洗兵器。
  • 希微:微弱,不明显。
  • 寒更:寒冷的夜晚。
  • 铃阁:指将军的办公地点,因常挂有铃铛而得名。
  • 式蛙心:比喻心情紧张,如同蛙的心跳。

翻译

方塘千尺位于堂的阴影下,春虫的鸣叫声渐渐深入人心。昨夜惊雷唤醒了冬眠的生灵,喧闹不已;而今晨,战争结束后的士兵在前林中清洗兵器,稀疏的雨点随之而过。微弱的虫鸣似乎想与寒夜更迭共转,断断续续的声响仿佛知晓座中客人的吟咏。何况在这将军的铃阁之下,听到这声音,心情更是紧张如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通过春虫的鸣叫、惊雷的震撼、雨后的宁静,以及将军铃阁下的紧张氛围,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人的情感交织。诗中“出蛰惊雷”与“洗兵疏雨”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活力,也隐喻了战争与和平的转换。末句“闻声倍切式蛙心”巧妙地将听觉感受转化为心理描写,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下的紧张与不安。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