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题壁

虎迹苍茫霸业沈,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虎迹苍茫:指古代英雄事迹已远去,模糊不清。
  • 霸业沈:霸业已经沉寂,指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古时山色尚阴阴:古时的山色依然显得幽暗。
  • 半楼月影千家笛:半楼之上,月光映照,千家万户传来笛声。
  • 万里天涯一夜砧:远在天涯的人,一夜之间听到了砧声,指思乡之情。
  • 南国干戈征士泪:南国战乱,征士流下泪水。
  • 西风刀剪美人心:西风如刀,剪断了美人的心,形容美人的哀愁。
  • 吹篪客:吹奏篪(chí)的艺人。篪是一种古代乐器。
  • 乞食吴门:在吴地乞讨生活。

翻译

虎丘的古迹已模糊不清,昔日的霸业也已沉寂,但古时的山色依旧幽暗。半楼之上,月光洒落,千家万户传来笛声;远在天涯的人,一夜之间听到了砧声,勾起了思乡之情。南国战乱,征士流下泪水;西风如刀,剪断了美人的心,她的哀愁难以言表。市中也有吹奏篪的艺人,他们在吴地乞讨生活,而秋天又已深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虎丘的古迹与历史,通过对比古时的辉煌与现今的沉寂,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半楼月影千家笛”和“西风刀剪美人心”,形象地展现了战乱与离别的哀愁。结尾处的“吹篪客”和“乞食吴门”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