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梁氏园亭

乐志惟兹园,长林隔市喧。 禽声隐翠筱,松色酿清樽。 夕水芙蓉媚,新霜薜荔繁。 小童行酒罢,双管月中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ǎo):小竹子。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薜荔(bì lì):一种植物,常绿藤本,多攀附在墙壁或岩石上。

翻译

在这梁氏的园亭中寻找乐趣,茂密的树林将市井的喧嚣隔绝。 鸟儿的歌声隐匿在翠绿的小竹间,松树的色彩仿佛酿入了清酒之中。 夕阳下的水面映衬着芙蓉的妩媚,初霜使得薜荔更加繁茂。 小童结束行酒之后,双管在月光下翻飞,增添了几分雅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梁氏园亭中的宁静与美好。通过“长林隔市喧”一句,表达了园亭与喧嚣市井的隔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禽声隐翠筱,松色酿清樽”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鸟鸣,看到松影。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芙蓉和初霜中的薜荔,进一步以景生情,展现了园亭的静谧与生机。结尾的“小童行酒罢,双管月中翻”则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