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日雪

谷日偏宜雪,花天正起风。 春归瑶圃外,润洒玉田中。 阁迥飘还集,阶暄落易融。 螟蝗今岁少,野老喜年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谷日:指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古人认为此时是播种的最佳时节。
  • 瑶圃:神话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美丽的花园。
  • 玉田:比喻肥沃的田地。
  • 阁迥:阁楼高远。
  • 螟蝗:害虫,螟虫和蝗虫。

翻译

在谷日这个适宜播种的日子,偏偏下起了雪,而花开的时节又刮起了风。春天已经离开了仙境般的花园,但它的恩泽滋润了肥沃的田地。高耸的阁楼上,雪花飘飘,时而聚集,时而散开;而温暖的台阶上,雪却容易融化。今年螟虫和蝗虫的灾害少了,田野中的老农们因此欢喜,预感到丰收的年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谷日下雪的景象,通过对比春天的离去和雪的降临,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诗中“春归瑶圃外,润洒玉田中”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又暗示了雪水对田地的滋润,寓意着丰收的希望。结尾的“螟蝗今岁少,野老喜年丰”则直接表达了农人对丰收的喜悦和期待,体现了农耕文化中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