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九天香露下真珠,谁望银河意不输。 侍婢皆思代乌鹊,男儿争得似黄姑。 月中针孔真穿未,云里机丝定卷无。 安得丹青掞天手,年年兹夕绘新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 香露:芳香的露水。
  • 真珠:即珍珠,这里比喻露水。
  • 银河:天河,银河系中众多恒星的光带。
  • 乌鹊:传说中七夕时会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的喜鹊。
  • 黄姑:即织女,古代神话中的织女星。
  • 月中针孔:指七夕传说中织女在月下穿针引线的情景。
  • 机丝:织布的丝线。
  • 丹青:绘画艺术。
  • 掞天手:形容技艺高超,能描绘天上的景象。
  • 兹夕:此夜,指七夕之夜。

翻译

九天之上,芳香的露水如同珍珠般落下,谁在仰望银河,心中意气不输。 侍女们都希望能代替乌鹊,男子们又怎得像黄姑那样。 月下穿针的情景是否真实,云中织布的丝线是否已经收卷。 若能得到绘画天上的高手,每年此时都能绘制新的图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九天香露”、“银河”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浪漫氛围。诗中“侍婢皆思代乌鹊,男儿争得似黄姑”反映了人们对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愿望。结尾的“安得丹青掞天手,年年兹夕绘新图”则表达了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美好祝愿和艺术化的想象,希望每年都能有新的美好画面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