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戚都护归田四首

· 陈第
辕门遗爱满幽燕,不见胡尘十六年。 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辕门:古代帝王外出,在险阻的地方安营,竖木为门,称辕门。后指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 遗爱:指遗留及于后世之爱。
  • 幽燕:古称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称“幽燕”。
  • 胡尘:指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 旌麾: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 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黄童白叟: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翻译

戚都护在幽燕之地留下了深厚的爱民之情,十六年来这里未曾见过胡人的战尘。 是谁将帅旗移至了岭南之地,使得那里的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在天边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戚都护在幽燕地区所留下的深远影响的怀念,以及对其被调离至岭南的惋惜。诗中,“辕门遗爱满幽燕”一句,既赞扬了戚都护的仁爱之心,又暗示了其对当地百姓的深远影响。“不见胡尘十六年”则进一步以和平景象来体现戚都护的功绩。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戚都护离开后,岭南百姓的悲痛,表达了对其的深切同情和不舍。

陈第

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万历时以诸生从军,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游击将军,居蓟镇十年。大猷死,戚继光罢。见事不可为,致仕归,仍为老书生。第精音韵训诂。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尝游五岳两粤,有《寄心集》、《五岳两粤游草》、《毛诗古音考》和《屈宋古音义》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