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四首

· 陈第
前古有圣,后世之师。 后世有圣,前古之资。 维楚文王,申侯是悦。 当身放逐,早绝佞蘖。 耿耿苋嘻,矫以义礼。 亟锡之爵,宁其忤己。 彼恐将来,有达者生。 非我用舍,丧厥令名。 奔走置力,预为之更。 大哉圣哲,默运法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佞蘖(nìng niè):指奸佞小人。
  • 苋嘻(xiàn xī):此处可能指某种植物,具体不详,或为虚构词汇,用以形容某种状态。
  • 亟锡之爵:急忙赐予爵位。
  • 默运法程:暗中运用法则。

翻译

古代的圣人,是后世的楷模;后世的圣人,则以前古的圣人为资。楚文王喜爱申侯,却在自己还在位时就将他放逐,早早地杜绝了奸佞小人的祸根。他的心中耿耿于怀,以义礼来矫正自己。急忙赐予申侯爵位,即使这样做可能会违背自己的意愿。他担心将来会有通达之人,如果自己不用他,就会丧失美好的名声。于是他奔走努力,预先为将来做准备。伟大的圣哲,暗中运用法则,默默地运转着法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楚文王与申侯关系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圣人的智慧与远见。楚文王虽然喜爱申侯,但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他选择了放逐申侯,以杜绝奸佞之患。这种做法体现了圣人的深谋远虑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时,作品也强调了圣人对于后世的影响,他们不仅是道德的楷模,更是智慧的源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圣人的崇敬之情。

陈第

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万历时以诸生从军,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游击将军,居蓟镇十年。大猷死,戚继光罢。见事不可为,致仕归,仍为老书生。第精音韵训诂。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尝游五岳两粤,有《寄心集》、《五岳两粤游草》、《毛诗古音考》和《屈宋古音义》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