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绢庵: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宪长:古代官职名,指掌管法律的官员。
- 入觐:古代臣子朝见君主。
- 都门:京城的城门,代指京城。
- 省亲:回家探望父母或其他亲属。
- 事后:指完成公务后。
- 还治:返回治理的地方。
- 豸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
- 龙节:古代使者所持的龙形符节,象征权威。
- 子舍:儿子的住所,这里指家。
-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丝织品,这里指祭祀。
- 天门:天宫的门,这里指朝廷。
- 张相宅:指张良的宅邸,张良是汉初的著名政治家。
- 赵佗城:指赵佗建立的南越国都城,赵佗是汉初的南越王。
- 中和颂:一种歌颂和谐的诗文。
- 老生:老年书生,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胡绢庵宪长一同归国返乡,身着豸冠手持龙节,荣耀无比。 清晨与黄昏在儿子的家中,欢乐之情无以言表,完成朝廷的祭祀仪式。 春风万里吹拂张良的宅邸,满载甘霖来到赵佗的城池。 有谁能够献上歌颂和谐的诗文,我这白发狂歌的老书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胡绢庵宪长完成公务后归乡的情景,通过“豸冠龙节”和“玉帛天门”等词语,展现了他的尊贵与荣耀。诗中“晨昏子舍欢何极”表达了家庭团聚的欢乐,而“万里春风张相宅,满车甘雨赵佗城”则以春风和甘雨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和谐。结尾的“白发狂歌一老生”则透露出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自身的老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