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龚蘅圃驾部游光孝寺出城过长寿石濂精舍韵二首
未论人天最上乘,水云深处总输僧。
长江好纵登楼目,短景难为系日绳。
款客茶瓜无俗物,留人衣袂有苍藤。
远公不厌攒眉客,腊酒相过或可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次韵,即依照别人诗中所用的韵作诗。
- 龚蘅圃驾部: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光孝寺:寺庙名。
- 长寿石濂精舍:地名,可能是一处修行或居住的地方。
- 人天最上乘:指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 水云深处:比喻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 输僧:比不上僧人。
- 长江好纵登楼目:长江边登楼远望是件畅快的事。
- 短景难为系日绳:时间短暂,难以留住。
- 款客茶瓜无俗物:招待客人的茶和瓜果都是清雅之物。
- 留人衣袂有苍藤:离开时衣袖上留下了苍藤的痕迹,形容环境清幽。
- 远公不厌攒眉客:远公(可能指高僧)不嫌弃皱眉的客人,即不计较客人的态度。
- 腊酒相过或可仍:腊月里相聚饮酒,或许还可以继续。
翻译
不必谈论佛教的最高境界,水云深处的隐居生活总是比不上僧人的。 在长江边登楼远望是件畅快的事,但时间短暂,难以留住。 招待客人的茶和瓜果都是清雅之物,离开时衣袖上留下了苍藤的痕迹。 高僧不嫌弃皱眉的客人,腊月里相聚饮酒,或许还可以继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光孝寺和长寿石濂精舍的描绘,展现了清幽的环境和僧人的超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和相聚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