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先墓作六首

不辰吾最甚,十二丧慈闱。 对食啼葱叶,当秋泣线衣。 国忧才隔岁,泉路幸先归。 赐葬仍同穴,丝纶灼有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辰:不幸的时候。
  • 慈闱:慈母。
  • 葱叶:葱的叶子,这里可能指简单的食物。
  • 线衣:缝制的衣服。
  • 国忧:国家的忧患。
  • 泉路:黄泉之路,指死亡。
  • 赐葬:皇帝赐予的葬礼。
  • 同穴:同葬一个墓穴。
  • 丝纶:皇帝的诏书。
  • 灼有辉:光辉照耀。

翻译

我最为不幸,十二岁时就失去了慈母。面对简单的食物我哭泣,对着秋天的衣服我悲伤。国家的忧患才过去一年,母亲却幸运地先我而去。皇帝赐予的葬礼,我们同葬一个墓穴,皇帝的诏书光辉照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早逝的深切哀悼和对国家忧患的感慨。诗中,“不辰吾最甚”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不幸感受,而“十二丧慈闱”则具体说明了不幸的原因。通过“对食啼葱叶,当秋泣线衣”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在母亲去世后的孤独和悲痛。最后,诗人提到母亲的葬礼得到了皇帝的赐予,这不仅是对母亲的尊荣,也反映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