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韬人太史归晋江省觐

一时车马咽河津,继世论交意倍亲。 五岭旧阴棠树在,八闽归兴彩衣新。 江乡菊酒消长夜,驿路梅花放小春。 到日趋庭问遗逸,芦中休道更无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咽河津:形容车马众多,声音嘈杂,如同堵塞了河津。
  • 继世论交:指世代相传的友谊。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这里泛指广东一带。
  • 棠树:古代传说中的树,象征着恩泽和庇护。
  • 八闽:指福建,因其境内有八个闽地而得名。
  • 彩衣:指华丽的衣服,这里比喻曾韬人归家时的喜庆和荣耀。
  • 江乡:指江南地区,这里泛指家乡。
  • 驿路:古代的官方邮路,这里指旅途。
  • 小春:指农历十月,因天气转暖,有如春天,故称小春。
  • 趋庭:指回家拜见父母。
  • 芦中: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一时间,车马声嘈杂,仿佛堵塞了河津,我们世代相传的友谊让我们的心意更加亲近。在广东旧有的阴凉棠树下,你的归家兴致带着福建的新彩衣。在家乡的江边,我们用菊花酒消磨长夜,旅途中的驿路上,梅花在小春时节绽放。等你到家拜见父母时,询问那些隐逸的往事,不要说在芦苇丛中就没有人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曾韬人归乡的深情祝福和不舍。诗中通过“咽河津”、“棠树”、“彩衣”等意象,描绘了友人归乡的盛况和喜庆氛围。同时,“江乡菊酒”、“驿路梅花”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和归家后生活的想象。结尾的“芦中休道更无人”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良好祝愿。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