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王云庵: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参戎:古代官职名,指参与军事的官员。
- 东皋:地名,指东边的田野或高地。
- 即事:即兴所作的诗。
- 令节:佳节,指重阳节。
- 兼逢:同时遇到。
- 作赋才:指有作诗赋的才华。
- 草木始衰:指秋天草木开始凋零。
- 溪山无恙:指溪流和山峦依旧,没有变化。
- 首重回:再次回到。
- 荒台:荒废的台基。
- 秦佗迹:秦朝的遗迹。
- 寝庙:指古代帝王的宗庙。
- 汉将开:指汉朝将领开辟的。
- 或重于生:或许比生命更重要。
- 当年弓剑未南来:指当年没有南下征战。
翻译
东皋曾是登高望远的地方,重阳节这天又恰逢有才华作诗赋的人。草木开始凋零,我已感到自己老去,但溪流和山峦依旧如故,我再次回到这里。荒废的台基上已无秦朝的遗迹,而帝王的宗庙仍旧是为了纪念汉朝将领而开。或许有些事情比生命更重要,我现在更加相信这一点,当年没有南下征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重返东皋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感慨。诗中“草木始衰吾已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也隐喻了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后句“或重于生今益信”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事物价值的高度重视,认为它们比生命本身更为重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