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次梁药亭韵

野服垂垂拂野烟,小台闲上望高天。 三城霁色开新朔,十日东风尚旧年。 雪在颠毛元共得,诗如兵律独无前。 知君久谢金门步,茗碗相寻月井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野服:指平民的服装。
  • 垂垂:渐渐。
  • :轻轻擦过。
  • 三城:指三个城市,具体指哪三个城市不详。
  • 霁色:晴朗的天色。
  • 新朔:新的一月,这里指新的一年。
  • 颠毛:头顶的头发。
  • 兵律:指兵法,这里比喻诗的格律严谨。
  • 金门:指朝廷,因汉代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
  • 茗碗:茶碗,指喝茶。
  • 月井:月光下的井边,指一个幽静的地方。

翻译

我穿着平民的服装,渐渐地拂过野外的烟雾,悠闲地登上小台,远望高远的天空。 三个城市的晴朗天色在新年的第一天展开,东风已经吹了十天,但感觉还是旧年。 雪依旧停留在我的头顶,我的诗如同严谨的兵法,无人能及。 我知道你已经很久没有踏入朝廷了,我们相约在月光下的井边,一起品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元日这一天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中,“野服垂垂拂野烟”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过着简朴生活的形象。“小台闲上望高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后两句通过对新年和旧年的对比,以及对雪和诗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