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少府

板舆遥向帝都回,远送于南彩鹢开。 秋月上弦沧海外,西风行部峡山来。 雁行比翼排霄汉,菊蕊延年入寿杯。 白首狂歌杜陵老,题诗唯羡达夫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指高少府的座车。
  • 帝都:京城,指北京。
  • 彩鹢:古代船头画有鹢鸟的船,这里指高少府的船。
  • 上弦:指月亮上弦,即月亮呈现半圆形的时候。
  • 沧海:大海。
  • 西风:秋风。
  • 行部:官员巡视部属。
  • 峡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雁行:雁群飞行的队形,比喻排列有序。
  • 比翼:比喻夫妻或朋友亲密无间。
  • 霄汉:天空。
  • 菊蕊:菊花的花蕊。
  • 延年:延长寿命。
  • 寿杯:祝寿的酒杯。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杜陵老:指杜甫,因其晚年居于杜陵,故称。
  • 达夫:指高适,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

翻译

高少府的车驾遥遥向着京城返回,我远远地送行,南方的彩鹢船已经启航。秋天的月亮在上弦时照耀着大海之外,西风中,他巡视部属的身影随着峡山的到来。雁群有序地飞翔在天空,菊花的花蕊预示着长寿,被放入祝寿的酒杯中。我这白发苍苍的老人,像杜甫一样狂歌,但题诗时只羡慕高适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送别高少府的作品,通过描绘秋景和表达对高少府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诗中“秋月上弦沧海外”一句,以壮阔的海景和明亮的月光,烘托出送别的深情。末句“题诗唯羡达夫才”,则巧妙地以杜甫和高适两位诗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高少府才华的赞赏和自己的谦逊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