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雪公归耕苍梧歌
苍鹰六翮不上天,化为春鸠啄人田。壮士有力不搏虎,两角肥牛耕瘠土。
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送君耕,耕何所。
上有苍梧之深山,下有牂牁之长浦。浦下山田田上墅,荷锸来归日当午。
曲枕右肱树左股,万事不理望膏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翮:指鸟的强健翅膀。
- 春鸠:春天的斑鸠。
- 瘠土:贫瘠的土地。
- 毛摧羽落:羽毛折断脱落,比喻失意或失败。
- 龙屈蛇伸:比喻人的境遇起伏变化。
- 苍梧:地名,今广西一带。
- 牂牁(zāng kē):古水名,今贵州一带。
- 荷锸(hè chā):扛着锹。
- 右肱(gōng):右臂。
- 左股:左腿。
翻译
苍鹰的强健翅膀不再能飞上天,它变成了春天的斑鸠,在人的田地里啄食。壮士有力却不去搏击猛虎,只能驾驭两头肥牛耕种贫瘠的土地。 不要为羽毛折断、翅膀脱落而叹息,龙有时屈曲,蛇有时伸展,这是自古以来的自然规律。送你回去耕种,你要耕种的地方在哪里呢? 那里有苍梧的深山,下面是牂牁的长河。河下的山田,田上的村庄,你扛着锹归来时,太阳正当午。 你弯曲右臂作枕,将树当作左腿,万事不理,只盼望着滋润的雨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壮士的失意与归隐。诗中“苍鹰”与“春鸠”、“搏虎”与“耕瘠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壮士从高飞到低落的转变。后文以“龙屈蛇伸”来安慰,说明世事无常,应顺应自然。最后描述的归耕生活,虽简朴却充满期待,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