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无休还会稽兼寄陆惠迪子占兄弟

严城风物倍萧森,斜日河桥去客心。 三策漫劳趋阙献,五噫还为出关吟。 苧萝黛色归装入,茹霅烟波倚棹寻。 且欲从君称二陆,云间髣髴似山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城:指戒备森严的城池。
  • 风物:风光景物。
  • 萧森:萧瑟凄凉的样子。
  • 斜日:夕阳。
  • 河桥:河上的桥梁。
  • 去客:离去的旅客。
  • 三策:指三项计策或建议。
  • 漫劳:徒劳,白费。
  • 趋阙:奔赴朝廷。
  • 五噫:《五噫歌》的简称,东汉梁鸿所作,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 出关:离开关隘,指离开国都。
  • 苧萝:山名,在今浙江诸暨市南,相传西施为此山鬻薪者之女。
  • 黛色:青黑色,常用来形容山色或水色。
  • 归装:回家的行李。
  • 茹霅:水名,即霅溪,在今浙江湖州市。
  • 倚棹:靠在船桨上,形容悠闲自在。
  • 云间:指陆惠迪、子占兄弟的故乡,即今上海松江区。
  • 髣髴:仿佛,好像。
  •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翻译

严密的城池中风物显得格外凄凉,夕阳斜照在河桥上,离去的旅客心情沉重。 虽然提出了三项计策,但徒劳无功,奔赴朝廷献策;而《五噫歌》则是在离开国都时吟唱的。 带着苧萝山的青黑山色,装入回家的行李;在茹霅溪的烟波中,悠闲地寻觅着。 暂且想要跟随你,称颂陆惠迪、子占兄弟,他们的故乡云间仿佛就像是山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严城”、“斜日”等意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诗中“三策漫劳趋阙献,五噫还为出关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故乡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