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译文

做国君既不容易,做臣下实在更难。 当忠信不被理解时,就有被猜疑的祸患。 周公辅佐文王、武王,“金縢”功绩不灭永传。 一片忠心辅助周王室,管叔、蔡叔反大造谣言。 周公待罪避居洛阳地,常常是老泪纵横长流不干。 天帝动怒降下大灾难,雷鸣电闪卷地狂风猛又寒。 拔起了大树吹倒庄稼,上天的威严不可触犯。 成王感悟身穿礼服开金縢,寻求上天震怒降灾的根源。 周公忠信大白天下,成王感动伤心悲叹。 我真想奏完这支乐曲,可是这首乐曲又悲又长。 今日大家一起共欢乐,希望别后不要把它遗忘。

注释

怨歌行:属于乐府的《相和歌·楚调曲》。 良:实在。《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为此二句所本。 显:明白,懂得。 见:被。疑患:猜忌。 “周公佐成王”: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曾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制礼定乐。武王死,成王继位,年幼,以周公辅政。 金縢(téng):指用金属捆封起来的柜子。刊:削除,磨灭。指周公请求代武王死之功不可磨灭。 二叔:指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成王的二位叔叔。 流言:指管、蔡二叔散布的周公要篡位的谣言。 待罪:等待惩罚。 东国:东都洛阳,周公在流言起来的时候,到东都洛阳避居。当时曹植的封地在东方,东国一语也有隐喻诗人自己之意。 泫(xuàn)涕:流泪。泫,水珠下滴。 流连:接连不断。 皇灵:上天之灵。动变:感动而生变。古人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这是说周公的遭遇感动了上天。据《尚书·金縢》载,周公避居洛阳的第二年秋天,镐京暴风大作,雷电交加,把田禾刮倒了,把大树拔起来。 震:打雷。 偃:倒下。秋稼:禾。 干:触犯,抗拒。 素服:指没有文绣的衣服,古时祭天时所穿。 端:原由,原委。 事既显:指发现了周公愿以身代武王死的策文。 乃:于是。 哀叹:指周成王大为感悟,悲叹不已。 “吾欲”四句:系诗末之套语,与诗旨无关,为合乐所加。竟:终。

这首咏史政治诗通过叙述周公诚心辅佐周武王、周成王,但忠而被疑这段史实抒发了诗人自己也不被理解,忠而被疑的痛苦,并希望魏明帝也如成王一样能够感悟。该篇只叙史实,对诗人自己所要表现的感情不作正面描写,显得含蓄蕴藉,韵味隽永。

赏析

该篇诗人用周公赤心为国,竭忠尽智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结果仍遭流言毁谤,并被周成王所疑的历史故事,感叹自己尽心王室,志欲为国立功,不但心愿未遂,反而遭受种种打击迫害的不幸与无奈。诗人客观地吟咏历史,实际上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垒块,万千感慨充溢其间。 该诗起句由《论语·子路》中的“为君难,为臣不易”化用而出,引出诗人“怨”的真实内涵是:“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这是全篇诗眼之所在。 接着,诗人用“周公佐成王”至“成王乃哀叹”十四句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表述诗眼,或者说运用历史事实,即通常说的例证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天威不可干”的“干”,是冒犯之意。这句是诗人对“皇灵大动变”一事的直抒胸臆的评论:识忠奸颠倒易,教天理违物难。本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成王所疑,周公见毁与皇灵动变,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然而人事与天道的偶然巧合,却引出了天地人物之间的深刻哲理: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成王昏庸固然可恶,然而“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他能知错认错仍有可取之处,暗讽曹汉集团的当政者竟不及成王。 结尾“吾欲竟此曲”四句,又是诗的精彩之处:“竟”,终也。“悲且长”,意思是悲而情长,表示有倾诉不尽之意。本来,这四句是乐府歌辞中的套语,特别是“今日乐相乐”一句,汉乐府《艳歌何尝行》也有此句。无巧不成书,诗人在写作此诗结篇时,正遇魏明帝曹叡召见,君臣燕享时即景所见,而“别后莫相忘”既似恳求又似讽刺,冀希明帝不要在分手之后又把诗人撇在脑后。在貌似轻松的字句中蕴涵着深沉痛楚的矛盾心理,从而使这首咏史政治诗一下子明显地注入了诗人主观的爱和怨,颇有“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之感。 该诗的前四句,“难”、“患”、“刊”押韵,后十二句,“言”、“连”、“寒”、“干”、“端”、“叹”等押韵,声调和谐,韵节响亮,从此诗中,曹植对于五言诗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可见一斑。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