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回丹

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 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 斑红妆橤树,圆青压溜荆。 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 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í):低湿之地。
  • 绮岭:美丽的山岭。
  • 霞城:如云霞般绚丽的城墙。
  • 烟峰:笼罩着烟雾的山峰。
  • 日浪:形容阳光照耀下的波光,犹如水浪。
  • 橤树:古代的一种树木,又称橖木或橕柳,枝条繁茂,春季开花。
  • 圆青:指圆润的绿色植物,可能是荆棘或青草。
  • 溜荆:指荆棘丛生的小溪边。
  • 傅想:傅说,商朝名臣,传说曾在岩穴中隐居。
  • :指莘国,周初的一个小国,后与鲁国合并,此处代指贤良之地。
  • 巨川:大河。
  • :渡过。
  • 舟楫:船和桨,泛指船只。
  • :等待。

翻译

绿色的平原在薄雾中展开,如画的山岭上矗立着高峻的霞光之城。 山峰被烟雾缭绕,阳光在起伏的山脊上洒下明暗相间的光晖。 斑驳的红花装饰着橤树,圆润的青色覆盖了荆棘丛生的地方。 遥想傅说曾在此岩洞中沉思,探寻野外又让我想起莘国的贤德传统。 如何才能度过这宽阔的大河?期待着能有英勇的船只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临陕州城楼所见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思绪。碧原、绮岭、烟峰、日浪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历史的沉思。诗人通过对傅说和莘国典故的引用,寄寓了对贤才的期盼和国家治理的深思。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世民作为开国君主的宏大抱负。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