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廊:指朝廷的高大廊檐,代指皇宫。
  • 机务:国家的重要政务。
  • 崇文:崇尚文化教育。
  • 聊驻辇:暂时停下御驾,以便欣赏文化。
  • 玉匣:精致的玉制盒子,存放珍贵的文献。
  • 龙图:古代图书的一种图案,象征皇权或重要文献。
  • 金绳:金色的绳索,用于装饰或保护文献。
  • 凤篆:凤凰的图案或书法,象征吉祥和尊贵。
  • 韦编:用牛皮绳编联的竹简,古代书籍的主要形式。
  • 缥帙:淡色的书卷,泛指书籍。
  • 淹留:长时间停留,流连忘返。
  • 欹案:倾斜的书桌,古人读书时常有此姿势。
  • 坟典:古代的经典文献,如《三坟五典》。

翻译

从繁忙的政事中抽身,皇帝来到崇文之地,暂且放下御车欣赏。打开那镶有龙图的玉匣,用金绳解开那些写着凤篆的珍贵文献。竹简上的文字时断时续,书卷舒展开来,让人沉醉。他沉浸在这丰富的知识海洋中,倚着书桌,深入研究那些古老的典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完国事之余,对文化教育的热爱与重视。他亲自开启珍贵的文献,仔细研读,表现出君主对学问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岩廊”、“玉匣”、“金绳”等细节,展现了皇家的尊贵气息,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古典文化的珍视。诗中的“淹留”、“欹案观坟典”,表现了他在繁重政务之余,仍能保持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畏,体现了他的学者风范和治国理政的文治理念。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