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春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律: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即大寒,律,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此处指季节更替。
  • :跟随。
  • 初风:早春的微风。
  • 飘带柳:形容微风吹动柳条的样子。
  • 晚雪:春雪,由于气温逐渐升高,有时会出现晚来的雪。
  • :夹杂。
  • 碧林:绿色的树林。
  • 青旧竹:旧竹子保持青色,暗示竹子的新陈代谢。
  • 绿沼:青翠的池塘。
  • 翠新苔:新长出的青苔。
  • 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此处比喻美好的田园。
  • 初雁去:春天的大雁开始北迁。
  • 绮树:色彩斑斓的树木。
  • 巧莺:机灵的黄莺。

翻译

寒冷随着冬天的结束而消退,春天伴随着鸟儿的鸣叫悄然来临。 早春的微风轻拂着垂柳,傍晚时分雪花与梅花相映成趣。 碧绿的林中老竹依旧苍翠,青苔在清池边新生如画。 如同仙人芝田般的田园,大雁已开始向北迁移, 五彩斑斓的树木上,伶俐的黄莺欢快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以富有生机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冬去春回的过程。首联以“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概括了冬季结束、春天来临的自然规律,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复苏。颔联和颈联通过“初风”、“晚雪”、“碧林”、“绿沼”等意象,细腻描绘了早春的清新与活力,以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尾联以“初雁去”和“巧莺来”象征着季节的交替和生活的节奏,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李世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