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喜雪应制

嵰州表奇贶,閟竹应遐巡。 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姑峰映仙质,郢路杂歌尘。 伏槛观花瑞,称觞庆冬积。 飘河共泻银,委树还重璧。 连山分掩翠,绵霄远韬碧。 千里遍浮空,五轫咸沦迹。 机前辉裂素,池上伴凌波。 腾华承玉宇,凝照混金娥。 是日松筠性,欣奉柏梁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嵰州(qiǎn zhōu):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山区的州。
  • (kuàng):赐予,赠予。
  • 閟竹(bì zhú):指竹林深处,閟意为深藏。
  • 遐巡(xiá xún):远行巡视。
  • 流霰(liú xiàn):飘落的雪花。
  • 天津(tiān jīn):指天河,即银河。
  • 琼林(qióng lín):美玉般的树林,比喻雪后的景象。
  • 李径(lǐ jìng):李树间的小路,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 仙质(xiān zhì):仙人的气质或形象。
  • 郢路(yǐng lù):古楚国都城的道路,这里泛指道路。
  • 歌尘(gē chén):歌声引起的尘埃,比喻歌声的飘扬。
  • 伏槛(fú jiàn):伏在栏杆上。
  • 称觞(chēng shāng):举杯祝酒。
  • 冬积(dōng jī):冬天的积雪。
  • 飘河(piāo hé):飘动的银河,比喻雪花的飘落。
  • 委树(wěi shù):堆积在树上的雪。
  • 重璧(chóng bì):重叠的玉璧,比喻雪花的形状。
  • 连山(lián shān):连绵的山脉。
  • 掩翠(yǎn cuì):遮掩了翠绿的颜色。
  • 绵霄(mián xiāo):绵延的天空。
  • 韬碧(tāo bì):隐藏了碧蓝的颜色。
  • 浮空(fú kōng):悬浮在空中。
  • 五轫(wǔ rèn):古代车轴的五部分,这里可能指雪覆盖的地面。
  • 沦迹(lún jì):消失的痕迹。
  • 辉裂素(huī liè sù):光辉照耀下的洁白。
  • 伴凌波(bàn líng bō):伴随水波荡漾。
  • 腾华(téng huá):升腾的光华。
  • 玉宇(yù yǔ):玉石般的宫殿,这里指天空。
  • 凝照(níng zhào):凝固的光照。
  • 金娥(jīn é):金色的月亮。
  • 松筠性(sōng yún xìng):松树和竹子的性质,比喻坚韧不拔。
  • 柏梁歌(bǎi liáng gē):古代的一种歌曲,这里指高雅的诗歌。

翻译

嵰州的雪景是如此奇异,深藏的竹林也应远行巡视。 这雪景如何比得上京洛,雪花飘落在天津之上。 突然间如同琼林初曙,转瞬间又同李树径旁的春光。 姑峰映照着仙人的气质,郢路上的歌声飞扬。 伏在栏杆上观赏花瑞,举杯庆祝冬日的积雪。 飘动的银河如同倾泻的银色,堆积的树雪如同重叠的玉璧。 连绵的山脉被雪覆盖,绵延的天空隐藏了碧蓝。 千里之内雪花悬浮,五轫之地雪迹深沉。 机前的光辉照耀着洁白,池上的水波伴随凌波。 升腾的光华承接着玉宇,凝固的光照混同金色月亮。 这一日松竹的性质,欣然奉上柏梁之歌。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琼林”、“李径春”、“仙质”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同时,通过对雪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许敬宗

许敬宗

唐杭州新城人,字延族。许善心子。隋炀帝大业中举秀才。旋依李密为记室。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时由著作郎官至中书舍人,专掌诰命。高宗时为礼部尚书,与李义府等助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擢侍中。又助武则天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高宗显庆中为中书令,与李义府同掌朝政。曾监修国史。有集。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