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篇
惟远度可量,惟暗烛可照。
丈夫穷达际,安可以逆料。
区区井观天,扰扰管窥豹。
众论徒沸腾,谁能领其要。
韩信出裤下,市井皆哄笑。
范雎置厕中,醉客更相溺。
一朝佐秦汉,将相无同调。
声名六合驰,事业九天耀。
平生怨与恩,历历加显报。
以马饲故人,以尉乞恶少。
是非姑置之,独立发长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达:贫穷与显达。
- 逆料:预料。
- 区区:微小,浅薄。
- 井观天:比喻见识狭窄。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管窥豹:比喻见识不广。
- 沸腾:比喻议论纷纷。
- 领其要:掌握其关键。
- 裤下:指韩信少年时被侮辱,从人裤下爬过。
- 置厕中:指范雎被侮辱,被投入厕所。
- 佐秦汉:辅佐秦汉,指韩信和范雎后来都成为重要人物。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九天:极高的天空,比喻极高的地位。
- 显报:明显的报应。
- 以马饲故人:指韩信用马匹报答旧友。
- 以尉乞恶少:指韩信用官职报答曾经侮辱他的恶少。
- 是非:对错。
- 长啸:放声长叹。
翻译
只有远处的度量可以衡量,只有黑暗中的烛光可以照亮。 大丈夫的贫穷与显达之际,怎么可以预料得到呢? 那些见识狭窄、见识不广的人,他们的议论纷乱而没有重点。 韩信曾经从人裤下爬过,市井之人都在嘲笑他; 范雎曾被投入厕所,醉酒的人还向他身上撒尿。 但一旦他们辅佐了秦汉,成为将相,就没有人能与他们同调了。 他们的声名传遍天下,事业如九天般耀眼。 他们平生的恩怨,都得到了明显的报应。 韩信用马匹报答旧友,用官职报答曾经侮辱他的恶少。 对错姑且不论,我独立于此,放声长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韩信和范雎的早年遭遇与后来的成就,表达了人生际遇不可预料的主题。诗中,“长啸”一词不仅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起伏的无奈与超脱。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独到见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丁鹤年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 3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