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 第二品 ·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这时,长老须菩提领悟如来不时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现的佛法。在大众中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对佛说:稀有,世尊!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显现在平常生活中,正是如来护念一切菩萨,要付嘱一切菩萨的佛法。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愿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辛勤修行,增长智能,发现了如来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何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降伏妄心?”佛说:“问得好!问得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现在仔细听,当为你说明。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现了如来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们很希望听佛详细地说明。”
注释
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善现、善吉、空生等,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婆罗门种姓,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空义,被称为“解空第一”。
偏袒右肩:印度僧侣披袈裟时偏袒右肩,形成习惯,后世有许多解说,其实可能与印度的气候较热有关。
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也是佛教的规矩威仪。
白佛言:对佛说,白就是说话,白是南北朝时的说法,即道白。
希有世尊:希有即稀有,这是对佛的赞美。传说佛诞生时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如来:与佛、世尊等一样,是称呼佛的一种名号,佛共有十种名号。这里指释迦牟尼。
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最高的智慧觉悟。
住:停住,守护,即后文所谓的“降伏其心”。
序
本章是讲述善现(须菩提)向佛请教的事情。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善护念”。一念之间,等于一呼一吸的时间,佛教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要大家修行,根本就是要“善护念”,也就是要让这些烦恼“住”,要“降伏其心”。此即善现(须菩提)向佛“启请”之所得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一位尊贵的佛教长老。
- 大众中:在众多僧侣和信徒面前。
- 偏袒右肩:古代印度礼节,露出右肩表示尊敬。
- 右膝著地:跪拜的姿势。
- 合掌恭敬:双手合十,表示敬意。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追求成佛的最高愿望。
- 善男子、善女人:泛指有修行意愿的男女信众。
- 谛听:仔细聆听,表示尊重对方的话。
翻译
当时,长老须菩提在大庭广众之下站起来,脱下右肩的衣服,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非常恭敬地对佛陀说:“尊贵的佛陀啊!您真是爱护并照顾着所有的菩萨,对他们寄予深厚的期望。对于那些想要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善男信女们,他们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心志?又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心念呢?”
佛陀回答:“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言,我确实关心和引导菩萨们。现在,请你专心听我说:那些发愿追求无上正觉的人,应当这样保持和调伏自己的心。”
“好的,世尊,我非常愿意听您的教诲。”
赏析
这段对话展现了须菩提对佛陀智慧的敬畏以及对修行方法的求知渴望。须菩提提问的问题,涉及如何在追求成佛的过程中保持初心,控制欲望与执着,体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通过觉悟来降伏自我。佛陀的回答则揭示了修行的路径,即通过专注和倾听佛陀的教导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段对话充满了深沉的禅意,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 156篇诗文
释迦牟尼的其他作品
- 《 圆觉经 · 净诸业障菩萨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一品 · 法会因由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五章 · 转重令轻 》 —— [ 周 ] 释迦牟尼
- 《 妙法莲华经 ·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 —— [ 周 ] 释迦牟尼
- 《 地藏经 ·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 —— [ 周 ] 释迦牟尼
-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八章 · 尘唾自污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二十四品 · 福智无比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二章 · 断欲绝求 》 —— [ 周 ] 释迦牟尼
相关推荐
- 《 金刚经 · 第十三品 · 如法受持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十六品 · 能净业障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十八品 · 一体同观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九品 · 一相无相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三十一品 · 知见不生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七品 · 无得无说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五品 · 如理实见分 》 —— [ 周 ] 释迦牟尼
- 《 金刚经 · 第二十三品 · 净心行善分 》 —— [ 周 ] 释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