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盐官傅秀才

欲有险于阱,千金身陡沉。 争名急饥渴,对面九关深。 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 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 意到得所指,不作寒鸢吟。 斯人定不恶,我辈许同襟。 去去复去去,白鸥未遐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阱(jǐng):陷阱。
  • 陡沉:突然沉落。
  • 九关: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 海城畔:海边的城边。
  • 蟾蜍(chán chú):两栖动物,也指月亮。
  • 愠(yùn):怒,怨恨。
  • 籧篨(qú chú):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
  • 同襟:意趣相投。

翻译

想要陷入如陷阱般危险,即便千金之身也会突然沉落。争名夺利急切得如同饥饿干渴,而那对面像是有九重深深的关卡。谁能知晓在海边的城畔,山水会发出清越的声音。月亮泄露着喜悦和怨怒,粗席见证着晴天和阴天。心意到了就能得到所指向的,不会像寒天的飞鸢般吟唱。这个人必定不坏,我们这辈人也许意趣相投。离去又离去,那白鸥还没有远离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争名夺利现象的思考和对质朴自然的向往。诗中用“欲有险于阱,千金身陡沉”警示人们追求名利可能带来的危险。“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描绘出海边自然美景所独具的清新与美妙。以“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形象地展现出自然之物对世间各种情态的见证。最后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寻觅和对自由心境的追求,如“去去复去去,白鸥未遐心”,希望保持内心的宁静单纯,不被世俗纷扰。整个作品语言优美,富有意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