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 · 其二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拼音
序
作为隋朝的开国重臣,杨素具有突出的军事才能,在与突厥的作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这两首五言古诗《出塞》就是他领兵出塞同突厥作战生活的一种反映。杨素的这首诗作得到了虞世基、薛道衡等著名诗人的酬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梁:桥梁。
- 穷涯:尽头,边际。
- 鞍(ān):马背上放着的垫子。
- 历览:遍览,逐一地看。
- 交河:古地名。
- 阴山:山脉名。
翻译
汉朝与虏还没有和亲,心怀国家而不顾自身。在桥梁上握手分别,一直到遥远的北海边。靠着马鞍独自追怀古代,为优秀的臣子而慷慨感叹。遍览众多的旧遗迹,风和日让人心生愁苦。荒僻的边塞空旷千里,孤独的城池四周没有邻居。树木因寒冷而特别容易显得古老,草木枯萎总是没有春天的气息。交河的明月之夜,阴山的浓雾之晨。大雁向南飞入大汉内地,河流向西潺潺好似在悲咽大秦。长久地在风霜中奔波行役,河朔之地充满艰辛。傍晚时分边地之声响起,徒然飞起胡骑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地的萧瑟景象与征战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古代良臣的追思,以及在荒僻环境中的愁苦之情。诗中通过“穷涯北海滨”“荒塞空千里”等描绘展现出边疆的辽阔与荒芜,“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以自然之景衬托出边地的凄凉。而“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等句则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突出了战士们长期服役的艰苦。最后“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又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不安。整体意境雄浑苍凉,反映了边地生活的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