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
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
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
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
山响传凤吹,霜华藻琼钑。
属国拥节归,单于款关入。
日落寒云起,惊沙被原隰。
零落叶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时徭役尽,千载干戈戢。
太平今若斯,汗马竟无施。
惟当事笔研,归去草封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风:北风。
- 清跸:古代帝王出行时,清扫道路,禁止行人,称为清跸。
- 华戎:华夏与戎狄,指中原与边疆的民族。
- 荷负:承担。
- 鸟庭: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指边远之地。
- 龙荒:指边疆荒远之地。
- 凿空:开辟道路。
- 金微:古代山名,位于今蒙古国境内。
- 汤征:商汤的征伐。
- 舜咏:指舜帝的歌咏。
- 画野:划分疆域。
- 绥边:安抚边疆。
- 狼居:古代地名,指边疆。
- 凯歌:胜利的歌曲。
- 凤吹:指美妙的音乐。
- 琼钑:美玉制成的箭头。
- 属国:附属国。
- 款关:打开关门。
- 原隰:平原和湿地。
- 戢:收藏,停止。
- 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
翻译
北风吹动秋草,帝王的车驾在长安道上清道而行。长城连绵不绝,用以隔绝华夏与戎狄。这一切的规模都是圣明的帝王所创,承担着黎明的成功。边远的鸟庭已经向内迁移,荒远的龙荒之地也被开辟。玉门关的战尘已经平息,通往金微山的道路已经畅通。商汤的征伐随着北方的怨恨而结束,舜帝的歌咏唤起了南风。划分疆域的功业初步建立,安抚边疆的事务如云聚集。穿着朝服踏上狼居之地,凯旋的歌声在马邑回响。山间的回响传递着美妙的音乐,霜花如琼钑般美丽。附属国的使节带着节杖归来,单于打开关门进入。夕阳下寒云升起,惊起的沙尘覆盖了平原和湿地。零落的叶子已经带着寒意,河流清澈且急速流淌。四季的徭役都已结束,千年的战乱也已平息。太平盛世如今已经到来,战马竟然无处施展。现在只能从事笔墨之事,归去后草拟封禅的文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和平景象,通过长城、玉门关等意象展现了帝国的辽阔与安宁。诗中“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体现了长城的防御作用,而“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则表达了边疆的平静与交通的畅通。后文通过“四时徭役尽,千载干戈戢”强调了和平的到来,以及“太平今若斯,汗马竟无施”反映了战马无用武之地的现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赞美和对战乱结束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