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城怀古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 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大蒐云梦掩,壮观章华筑。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 运圯属驰驱,时屯恣敲朴。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 狐兔时游践,霜露日沾沐。 钓渚故池平,神台层宇覆。 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郢城: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荆州一带。
  • :城墙。
  • :远望。
  • 窅芊绵:形容林木茂密,湖泽深远。
  • 郁重复:山峦重叠,景色壮丽。
  • 王公:指楚王。
  • 资设险:凭借地理优势设置防御。
  • 江隩:江河弯曲处,指长江沿岸地区。
  • 方城:楚国北边的城墙,即今湖北襄阳附近的城墙。
  • 溟海:大海,此处比喻极远的地方。
  • 吴豕:吴国的敌人,借指敌军。
  • 周鹿:比喻争夺天下的霸主。
  • 万乘:大国,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 沮漳:河流名,流经今湖北地区。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重要器物,此处指楚国的政权。
  • 伊谷:可能是指伊水流域,位于河南。
  • 大蒐: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或阅兵。
  • 云梦: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和湖南。
  • 壮观章华筑:形容章华宫的宏伟壮观,章华宫是楚国的宫殿。
  • 遽见:突然看到。
  • 邻交断:友邦关系破裂。
  • 贤臣逐:指贤能的大臣被排挤。
  • 南风:古代以南风喻楚国,此处指楚国势力衰落。
  • 西师:指北方的入侵者。
  • (jù):突然。
  • 夷陵火:指楚国在夷陵(今湖北宜昌)的战事失利。
  • 秦庭哭:秦朝灭亡后,楚人痛哭失地,此处指楚国的衰败。
  • 鄢郢:与郢城同义,指楚国都城。
  • 丘墟:废墟。
  • 风尘俄惨黩:形容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 狐兔:比喻乱世中的盗贼。
  • 钓渚:钓鱼的地方,可能是楚国的遗迹。
  • 神台:可能指祭祀神灵的建筑。
  • 穷阴:寒冬。
  • (shū):迅速,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翻译

旅居者心中充满哀伤,登上古城墙远眺平原。林木苍翠连绵,山川起伏壮丽。楚王曾利用险峻地势,建都于江边,抗拒外敌。方城靠近北门,郢城南至大海之边。昔日长策击败了吴国,雄图争霸如同追逐鹿群。大国威权曾重如漳水,九鼎象征的权力也轻视过伊谷。大规模的阅兵在云梦湖畔举行,壮丽的章华宫矗立。世间兴衰无常,吉凶相依。忽然间,盟友关系破裂,贤良臣子遭贬逐。楚国南风不再强劲,北方军队步步紧逼。命运多舛,时局动荡,无法挽回夷陵的战火,也不再有秦朝覆灭时的悲泣。鄢郢已成为废墟,战乱的尘埃弥漫。野兽出没,霜露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昔日的池塘已成平地,神台的高阁被岁月淹没。夏日的云雾被战火烧尽,寒冬笼罩荒谷。遗憾的是,船只迁移,时光匆匆流逝。虽然不同于春天的美景,但千里之外的景色依旧让人心痛。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描绘郢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展现了楚国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林泽、山川、云梦、章华宫等,勾勒出昔日楚国的强大和繁荣。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如击败吴国、贤臣被逐等,寓言了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沉浮。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当下衰败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

李百药

李百药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规。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号奇童。隋时授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归唐。受谮,流泾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诏修定《五礼》、律令,撰《齐书》。累官至宗正卿,爵为子。百药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卒谥康。所撰《齐书》行于时。有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