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牛弘:隋朝官员,参与编写此诗。
- 道高物备:大道昌隆,万物丰富。
- 食多方:饮食种类繁多。
- 山肤:泛指山间的野菜,如蕨类。
- 水豢:水中养殖的肉类,如鱼、肉等。
- 桓蒲在位:桓蒲,可能是指祭祀时的祭品或器具名,代指祭祀仪式进行。
- 簨业张:簨(kuǎn),古代竹制的帷帐;业,悬挂。意指祭祀时帷帐悬挂,装饰庄严。
- 笾(biān):竹制的盛食物的浅盘。
- 俎(zǔ):方形的礼器,用于盛放熟肉。
- 烂成行:形容食物摆放整齐,色泽鲜美。
- 恩风下济:恩泽如同春风般惠及万物。
- 道化光:道德教化如光芒普照。
翻译
大道繁盛,食物丰盛多样。山中的野菜美味,水里的家禽也优良。祭祀仪式上,帷帐高挂,祭器齐全。笾和俎排列有序,食物色香味俱全。皇上的恩惠像春风滋润大地,道德教化如明灯照亮四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元会大飨时的盛况,展现了丰富的食物供应和庄重的祭祀仪式。牛弘等人通过诗歌,歌颂了皇上的仁德和国家的繁荣,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诗中的“恩风下济”和“道化光”象征着皇恩浩荡和道德教化的深入人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对盛世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