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乐歌辞三首述帝德

帝德远覃,天维宏布。 功高云天,声隆韶濩。 惟彼海隅,未从王度。 皇赫斯怒,元戎启路。 桓桓猛将,赳赳英谟。 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救兹涂炭,克彼妖逋。 尘清两越,气静三吴。 鲸鲵已夷,封疆载辟。 班马萧萧,归旌奕奕。 云台表效,司勋纪绩。 业并山河,道固金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深远,遍施。
  • 天维:指天的法则或宇宙的秩序。
  • 韶濩:古代乐曲名,象征帝王的声威。
  • 海隅:海边偏远的地方,比喻边疆。
  • 王度:王者的法度,指国家的治理标准。
  • 皇赫斯怒:皇帝震怒,表示强烈的愤怒。
  • 元戎:大将军,主将。
  • 桓桓:威武的样子。
  • 英谟:英勇的谋略。
  • 燎发:形容战火迅速蔓延。
  • 摧枯:摧毁枯木,比喻轻易取胜。
  • 涂炭:比喻困苦不堪的生活。
  • 妖逋:指作乱的敌人。
  • 两越:指东越和南越地区。
  • 三吴:古代江南地区的三个区域,泛指江南地区。
  • 鲸鲵:比喻凶恶的敌人。
  • 封疆载辟:疆界得以扩展,领土得到开拓。
  • 班马:指战车上的马匹,此处代指凯旋的队伍。
  • 奕奕:形容众多、盛大。
  • 云台:皇宫中表彰功臣的高台。
  • 司勋:掌管功勋的官职。
  • 金石:比喻坚固不变,形容事业或誓言永恒。

翻译

皇帝的美德普照四方,天道宏大而公正。 他的功绩如同云天般高远,声誉响彻如韶濩乐章。 那些遥远的边疆之地,还未完全遵循王法。 皇帝盛怒之下,大将军引领军队出发。 威武的将领们充满英勇,谋划着精明的策略。 战斗如烈火焚烧,摧枯拉朽般战胜敌人。 他们解救了苦难的人民,击败了邪恶的叛军。 战后,东越和南越的尘埃消散,三吴之地气息宁静。 敌人的嚣张气焰被平息,领土得到了扩展。 凯旋的队伍马蹄声萧萧,旌旗飘扬,显赫壮观。 他们的功绩被刻在云台上,功勋簿上记录着他们的事迹。 他们的事业如同山河般稳固,忠诚与道义坚如金石。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隋朝皇帝的高尚品德和赫赫战功,展现了皇帝对边疆的统一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怀。通过描绘皇帝的决策力、将领的英勇和战争的顺利,表现了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同时,诗歌也强调了功臣的表彰和历史的铭记,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功绩的尊重和对英雄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