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井关 其四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 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 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天井关: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上,为豫晋通道。 蛰物:冬眠的动物。 旅亭:旅途中供人休息的亭子。 斗牛星:指斗宿和牛宿。 沧浪:这里指沧浪之水。 汩(gǔ)罗江:在湖南东北部。

翻译

冬天里冬眠的动物听到雷声而惊醒,二月还有些许寒冷依旧停留在旅亭。春天的景色还没有回到桃李树上,剑光白白地射向斗牛星。等待乘船的游子想着一同渡河,卖酒的人家竟然独自清醒。一曲沧浪之水洗涤着烟雨,汨罗江上楚地的山一片青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之际特定场景的景象与氛围。诗中既写出了自然气候的特点,残余的寒冷,也描绘出桃李未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略显萧瑟但又有独特意境的氛围。“待船客子思同济”写出了游子的期待与急切,而“酤酒人家竟独醒”则形成一种反差,凸显出独特性。最后两句以沧浪之水和汨罗江、楚山等意象,增添了整首诗的历史文化韵味和画面感,让诗歌在景象描绘之外更多了一份深邃。

刘秉忠

刘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