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柳毅传书 · 第三折

〔商调·集贤宾〕则俺那寄书来的秀才错立了身,怎能勾平步上青云。则为他长安市不登虎榜,救的我泾河岸脱离羊群。他本望至公楼独占鳌头,今日向洞庭湖跳过了龙门。则我这重叠叠的眷姻可也堪自哂,若不成就燕尔新婚,我则待收拾些珍宝物,报答您大恩人。 〔金菊香〕则我这凌波袜小上阶痕,手提着沥水湘裙与你入殿门,在这浑金椅前(做见二亲科,唱)参了二亲。那一场电走雷奔,(做见钱塘君科,唱)驾风云的叔父你可也索是劳神。 〔后庭花〕俺满口儿要结姻,他舒心儿不勘婚。信口儿无回话,刬的偷睛儿横觑人。我这里两眉颦,他则待暗传芳信;对面的辞了亲,就儿里相逗引。俺叔父敢则嗔,那其间怎的忍,吼一声风力紧,吐半天烟雾昏,轻喝处摄了你魂,但抹着可更分了你身。你见他狠不狠,他从来恩不恩。 〔柳叶儿〕秀才也敢教你有家难奔,是是是熬不出寡宿孤辰。谁着你自揽下四海三江闷,你端的心儿顺,意儿真,秀才也便休愁暮雨朝云。 〔浪里来煞〕这薄礼呵请先生休见阻,送行者宁无赆。则为你假乖张不就我这门亲,害的来两下里憔悴损。我则索向龙宫纳闷,怎禁他水村山馆自黄昏。
拼音

赏析

尚仲贤的《柳毅传书》与李好古的《张生煮海》被称为元代神话剧中的双璧。谈到文辞之美,人们往往称赏《张》剧;谈到关目之妙,则往往提及《柳》剧。《柳》剧的语言,也颇有可观,其佳处即在第三折。 第三折写洞庭君感柳毅恩德,为龙女三娘求婚,遭柳毅拒绝,于是水殿排宴为柳毅送别。龙女三娘该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这是第三折曲文的描写内容。 龙女对柳毅的感情,与《张生煮海》中琼莲之于张羽以及其他爱情戏中男女主人公关系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柳毅是落第举子,三娘并不是爱慕他出众的才华和人品的旖旎风流,企望获得人生的荣华,做夫人县君。二、他们不是一见倾心,而是经过了考验。三娘在危难之中遇到柳毅,托以命运攸关的大事,柳毅不负所托,挽救了她的命运。三、经过了比较。在饱受“躁暴不仁”、“霹雳火”般无情郎君的折磨迫害之后,对柳毅仗义勇为、热情助人的品格就会有更深的感受。当初柳毅答应寄书之时曾说:“你异日归于洞庭,是必休避我也。”三娘答应说:“岂但不避,大恩人便是我亲戚一般。”现在,果真在洞庭相遇了,三娘认为柳毅可以托付终身,有一种恩爱兼有的感情。在三娘看来,这是一桩美满姻缘。然而柳毅拒绝了婚姻。婚事不成恩义在,所以在〔集贤宾〕里主要是抒发她对柳毅的感恩之情。开口便是“则俺那寄书来的秀才……”著一“俺”字,把她对柳毅爱慕、亲切的内心感情,信口流出,构成本折三娘感情的基调。下面用铺展的手法,把“他”与“我”、他的“理想”与“今日”现实进行对比,述说了柳毅的寄书救拔之恩,最后收拢:“若不成就燕尔新婚,我则待收拾些珍宝物,报答您大恩人。”这是她强抑愁情感恩图报的方式。紧接着〔金菊香〕一曲叙述三娘上阶入殿,参拜父叔准备拜谢柳毅的过程。此时的三娘,一改牧羊时风鬟雾鬓的憔瘦容颜,变得美丽动人。柳毅一见,不仅后悔不该拒绝婚事,而且又向三娘“暗传芳信”,这就使三娘的感情复杂了。〔后庭花〕一曲先是怨柳毅当初不该拒婚。但毕竟柳毅是有感情的,所以才“偷睛儿横觑人”、“暗传芳信”、“就儿里相逗引”,一则以喜;转念一想,柳毅的翻覆被性情火爆的叔叔钱塘君知道了,又当如何?“俺叔父敢则嗔,那其间怎的忍,吼一声风力紧,吐半天烟雾昏,轻喝处摄了你魂,但抹着可更分了你身。你见他狠不狠,他从来恩不恩。”一则以惧。本来是可以如愿以偿的婚姻,为什么会横生枝节?还不都是你柳毅拒婚的结果!于是〔柳叶儿〕曲开始转惧为怨:“秀才也敢教你有家难奔,是是是熬不出寡宿孤辰。谁着你自揽下四海三江闷!”这惧不是对自身的担忧,而是出于对柳毅安危的关切。怨是怨其未能早谐连理,爱深怨才深。在惧与怨的背后,蕴涵着对柳毅的爱,所以〔柳叶儿〕曲的最后,又变成对柳毅的安慰了:“你端的心儿顺,意儿真,秀才也便休愁暮雨朝云。”眼前明明是云敛巫山,怎么说“休愁暮雨朝云”?这是作者制造的悬念,为第四折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线。最后一曲〔浪里来煞〕是整折感情的收煞。“这薄礼呵请先生休见阻,送行者宁无赆”,照应首曲〔集贤宾〕中“我则待收拾些珍宝物,报答您大恩人”。“则为你假乖张不就我这门亲,害的来两下里憔悴损”,照应〔柳叶儿〕〔后庭花〕数曲,亦怨亦爱数语包笼。“我则索”以下数句,又对未来孤苦相思的愁闷生活作出预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曲作为本折的收束,是很出色的。 本折中,龙女三娘出场之后,剧情没有大的转折,但剧作家却于整中求变,使戏剧跌宕起伏。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物感情的变化上。所抒发的主要是对柳毅的感情,但〔金菊香〕一曲插入对钱塘君的感戴之情;对柳毅的感情,或悲或喜,或怨或惧,或深情安慰,或黯然魂销,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造成感情气氛的波澜叠起。本折曲词以抒情为主,间或插进一些叙述,如第二支曲子〔金菊香〕,也收到使感情摇曳生姿的艺术效果。但是戏的感情主旋律是和谐统一的。周德清《中原音韵》说:“商调凄怆怨慕”,用商调曲反复吟唱,使曲文相托,声情并茂,大有荡气回肠的感染力量。 这种感情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是真情、实情,是处于特定情境之下人的正常的、合理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伪情、虚情。主人公的身份是龙女,其感情却是普通人的感情,人物的行动和生活环境所体现出来的,又是龙的特点,把人与龙的特点巧妙结合,创造出似人间又非人间的水晶龙宫环境,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剧作家把一些常见的有关典故化虚为实,组成工整的对偶句式,造成人与神、他(柳毅)与我(龙女)的鲜明对照,增强戏剧效果。“则为他长安市不登虎榜,救的我泾河岸脱离羊群。他本望至公楼独占鳌头,今日向洞庭湖跳过了龙门。”虎榜,即龙虎榜,是说举进士时天下名士同登一榜,被喻为“龙虎榜”(见《新唐书·欧阳詹传》),后因用以称进士榜。虎字是虚,羊字是实,虚实对照。至公楼指科举时代试院的大堂;科举时代迎殿试榜时,状元立殿前中阶石上,石上刻有龙及巨鳌,故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跳龙门,本是借《三秦记》中关于鱼跳过龙门可以成龙的传说,比喻科举登第,这里把这一人们熟悉的典故化虚为实,写出龙宫景象,见出新意,“凌波袜”,典出曹植《洛神赋》,写洛水女神宓妃“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来人们也用它形容女子步态的美好。这里也把它落实了:“则我这凌波袜小上阶痕,手提着沥水湘裙与你入殿门”,“凌波小袜”与“沥水湘裙”相应,不仅写出三娘水中行走的轻盈仪态,而且显现出龙宫晶莹透澈的特有景色。写双龙相斗是“电走雷奔”;写钱塘龙来去是“驾云雾”,盛怒则是吐烟雾、吼生风;相赠尽是金珠财宝……正因为写的是正常人的感情,所以能为人理解,使人受感动;又因为写了特殊的环境、异类的作为,又使人感到新奇,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则为他……救的我……”“俺满口儿要结姻,他舒心儿不勘婚……我这里两眉颦,他则待暗看传芳信”,“他”与“我”并提对举,不仅看出三娘对柳毅的一片深情,也可看出人神之间的矛盾,抒情之中也推动着戏剧冲突的发展。 情是真情,抒情用的语言也本色天然,不假雕饰。瑰丽精工是一种美,用看似寻常的语言,准确地抒发出人物的肺腑之情,是一种由华返朴的天然美,没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是不能达到的。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尚仲贤之词如山花献笑”,它不是人工培植、精心修剪过的家花盆景,而是不失造化之美的天然风韵。 更值得一提的是,剧曲不是案头文学,它以适合舞台演出为美。请看〔后庭花〕一曲,在“他”“我”对照之中,把在科白中没有写到的柳毅的偷睛觑人、暗传芳信、就里逗引等种种动作补充得气足神完。舞台上虽只有龙女在唱,却有柳毅的动作表情相配合烘托,满台是戏,真能令观者应接不暇。 此剧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影响很大。近人梅兰芳演出京剧《龙女牧羊》即系根据此剧改编。越剧等剧种也都改编演出了此剧。又清代李渔将此剧与另一元杂剧《张生煮海》合并改编为传奇《蜃中楼》。

尚仲贤

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一种。今存《气英布》、《三夺槊》、《柳毅传书》三种;《归去来兮》、《王魁负桂英》和《越娘背灯》三种仅存残曲。一说《单鞭夺槊》也为他所作。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