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贾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遫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ù):卖。
  • (jià):同“价”,价格。
  • 拳蹙:弯曲。
  • 蹇仄(jiǎn zè):歪斜。
  • 翲然(piāo rán):轻飘飘的样子。
  • (tóng):仆人。
  • 爚汤(yuè tāng):烧热水。
  • 遫然(sù rán):骤然。
  • (zhī):用栀子染。
  • :用蜡涂抹。
  • (dì):踢。
  • 长乐坂:地名。

翻译

集市上有个卖鞭子的人,别人问价,他的鞭子本值五十,他必定说五万。别人还价五十,他就低头笑;还价五百,他就小生气;还价五千,他就大怒;必须得要五万才行。 有个富家子弟,到集市买鞭子,出五万买了鞭子,拿回来向我炫耀。看那鞭子的顶端,弯曲着不舒展。看那手持的部分,歪斜着不挺直。它的鞭梢甩起来,一下去一下来不连贯。它的节朽黑没有纹理,用指甲掐它,指甲陷进去而没有尽头。举起来,轻飘飘的好像挥着空气。 我说:“你为什么买这样的鞭子而不珍惜五万钱呢?”他说:“我喜欢它的黄色和光泽,而且卖的人说……”我就叫仆人烧热水来洗它,于是它立刻就干枯了,变得苍白色。原来的黄色是用栀子染的,光泽是用蜡涂的。富家子弟不高兴,但还是拿着用了三年。后来他到东郊去,在长乐坂下争路。马互相踢,于是用力地抽鞭子,鞭子断成了五六节。马还不停地踢,他摔倒在地,受了伤。看那鞭子里面空空的,它的质地像粪土一样,没什么可依靠的。 现今那些用漂亮外表、花言巧语,来求得在朝廷中获得技艺职位的人,在合适的职位上就好。一旦错给了超过其能力的职位就高兴,给符合其能力的职位反而生气地说:“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公卿呢?”然而这样而做到高位的也有很多。平时没事的时候,即使过了三年也没什么危害。当有事的时候,把他们驱赶到发挥能力的行列去应对事情,凭着那空空的内在,粪土般的质地,却要求有大力打击的效果,哪有不折断其使用而导致失败受伤的呢?

赏析

这篇文章借卖鞭一事,以小见大,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却能通过伪装和欺诈而获得地位和利益的现象。作者通过对鞭子的详细描写,从外表到实质的揭示,影射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能身居高位的人。同时也对不合理的用人制度进行了批判,强调了真才实学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现实意义。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