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二折)
〔南吕·一枝花〕去时节恰黄昏灯影中,看看的定夜钟声后。我可便本欲图两处喜,到翻做满怀愁,心绪浇油。脚趔趄、家前后,身倒偃、门左右。觉一阵地惨天愁,遍体上寒毛抖擞。
〔梁州〕战速速肉如钩搭,森森的发似人揪。本待要铺谋定计风也不教透;送的我有家难奔,有事难收。脚下的鹅楣涩道,身倚定亮隔虬楼。我一片心搜寻遍四大神州,不中用野走娇羞。俺、俺、俺,本是那一对儿未成就交颈的鸳鸯;是、是、是,则为那软兀剌误事的那禽兽,闪的我嘴碌都恰便似跌了弹的斑鸠。我欲待问一个事头;昏天黑地,谁敢向花园里走,我从来又怯后。则为那无用的梅香无去就,送的我泼水难收。
〔四块玉〕那风筝儿为记号,他可便依然有;咱两个相约在梧桐树边头。则我这绣鞋儿莫不跚着那青苔溜。这泥污了我这鞋底尖。红染了我这罗裤口。可怎生血浸湿我这白那个袜头!
拼音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
关汉卿的其他作品
- 《 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三折)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
- 《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 》 —— [ 元 ] 关汉卿
- 《 【双调】大德歌 》 —— [ 元 ] 关汉卿
- 《 【双调】大德歌 》 —— [ 元 ] 关汉卿
-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一折)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